在身邊,貴族信任他,子民愛戴他,每一項舉措都能最大程度的得到擁護,西岐才有騰飛之勢。
若論治國行政能力,帝乙和姬昌的差距,大概有十個原紂王那麼大。
那姬昌為什麼要解放奴隸,改制文武?
沒辦法,東魯先變法了,西岐不變不行。
四大諸侯之間的關係,屬於既聯合又競爭,牽一髮而動全身。
東夷被滅,大商無後顧之憂,東魯被逼改制,深思熟慮之後,姬昌知道西岐現在不變,將來北原南疆齊動,還是要變,與其落後與人,更加被動,不如當機立斷,搶占先機。
不僅如此,相比起東魯的強硬,全靠姜桓楚姜文煥兩父子的威望和軍中兵力鎮壓,姬昌的手段就懷柔了許多。
他先向奴隸主、小貴族和平民傳播文化知識,要知道這個年代,知識只掌握在最小一部分人手中,即便是奴隸主和小貴族,也基本是不識字的,更別提平民了,姬昌讓伯邑考開辦學堂,傳授文化,此舉得到了空前擁戴,再解放奴隸。
這其實屬於轉移注意力,實際上矛盾依舊存在,只是等奴隸成軍,日夜操練,軍力大盛後,那些反應過來的奴隸主貴族想要反悔,也來不及了。
而現在趁著王師進軍,反撲立刻開始,散宜生出口後,又有數位臣子予以附和。
要知道在場的都是西岐的絕對高層,這已經是一股不容忽視的反對勢力。
「此言差矣,開弓沒有回頭箭,改革關頭勇者勝,這是東魯姜文煥所言,那魯莽的小子尚知此理,大夫又何出此言,大戰之前,自斷一臂?」
不過有反對,自然也有支持,姬昌的兒子們不方便出面,太顛顫悠悠地上前一步道。
他也是文王四友之一,伯邑考身為世子,名義上由他開設的學堂,實則主要傳授知識的,都是這位鬚髮皆白的老者。
毫無疑問,太顛是堅定的變法擁護者,因為他並非西岐人,是慕文王「善養老」而歸向的賢士,德高望重,得西岐子民尊敬。
不僅是太顛,還有一位白袍的中年男子閎夭(hong yāo),也站在支持變法的一邊,正是文王四友的最後一位,武王伐紂時,執劍以衛,是為親衛首領。
南宮适掌兵權,散宜生擅政務,太顛管教育,閎夭為內侍之首,如此四人,正是西岐班底。
可南宮适一死,四方崩塌一角,大軍壓境,兩派臣子又開始爭吵。
西岐的天,要變了嗎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