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71章 喜化軍心悲作士氣_頁2

。盛庸是在他任兵部尚書期間打的勝仗,好嘛,現在有功了,沒他嘛事兒。

    再說,方孝孺、黃子澄重新起復也就罷了,齊泰原來是兵部尚書,他下了台我才擔的此職,吏部尚書那麼肥的差事,我前腳剛走,後腳就有人占座了,你現在讓他官復原職,那我去哪兒?

    朱允炆正在興高采烈,他心知肚明,這實際上是朝廷兵馬打得第一次勝仗,而且是這麼漂亮的一場大勝仗,若不是謹記著君王的威儀,他早就手舞足蹈了,有關這些人事安排,哪還有心細想,那位御使一說,朱允炆便欣然點頭,笑道:「愛卿言之有理,傳旨,方孝孺、黃子澄、齊泰,馬上官復原職!」

    於是,朱允炆率文武百官太廟祭祖的時候,站在朱允炆身後的六部尚書就變成了七部尚書,其中兵部是兩個主官,一個姓茹,一個姓齊……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朱棣淒悽惶惶地回了北平。

    這一次燕軍大敗,一個主要原因就是輕敵。一連串的勝利,在燕軍上下,形成了一陣驕兵的氣焰,不只士兵如此,就是燕王和他麾下的將領們也是如此,朝廷這個龐然大物,在他們眼中已是不堪一擊的形象,結果終至遭受慘敗。

    上一次奇襲滄州成功後,朱棣信心大增,與前後兩次領兵都超過五十萬的李景隆相比,對這個原本只是長興侯耿炳文麾下區區一參將的盛庸,他根本不當回事。故克滄州後,朱棣的兵馬尚未做修整,積存在滄州的大量軍用物資正運往北平,他就馬不停蹄地再度南征了。

    這一次,他撇開盛庸和平安、吳傑等各路敵軍,直取德州,原本北征的明軍唯恐根基有失,急忙返回,反而躡在了他的後面。燕軍自館陶渡河到了東平之後,盛庸等各路南軍也追上來了,屯兵於東昌。

    朱棣聞訊後,突然殺了個回馬槍,棄德州而攻東昌。戰端剛開,過於輕敵的朱棣便率自率鐵騎攻向盛庸的左翼,結果數擊不動,只好繞出陣前猛衝中堅。盛庸看出朱棣根本沒把自己放在眼裡,所以故意開陣,佯做戰敗,誘其深入。


    待燕王率鐵騎突進敵陣後,盛庸立即合陣將他團團圍住,驅動各路大軍拼死搏殺,燕軍右路軍主將主能見勢不妙,急忙拼死突入,把朱棣救了出來,南軍急追不舍,幸好朱高煦也率部趕到,兩下里合兵一處,護著朱棣倉惶逃去。

    可是左路軍主將張玉由於訊息不靈,卻不知道朱棣已被安全救出,眼見燕王有難,張玉也率部殺進了敵陣,朱棣和朱能一走,張玉正困在敵陣之中,他本來有機會逃走,可他只以為朱棣還身陷敵營,是以在陣中沖盪,奮不顧身,終至力竭,喪命於亂軍之中。

    朱棣這一路逃,一路上不斷遭到圍追堵截,如果不是因為夏潯在京師中對盛庸的著意追捧,已經令明將之間產生了嫌隙,盛庸、平安、吳傑諸部將領都想搶這殺死朱棣的頭功,彼此之間配合不夠默契,以致包圍圈出現了漏洞,朱棣恐怕就不能生還北平了。

    朱允炆率文武百官,勛戚公卿赴太廟祭祖已罷,擺駕回宮準備大張酒宴,君臣盡歡的時候,朱棣正披麻帶孝,在北平郊外祭奠陣亡的三軍將士。

    千里冰封,萬里雪飄,長城內外,惟余莽莽。

    呼嘯的寒風嗚咽著刮過平原,三尺凍土築成的招魂台上,魂幡飄揚,朱棣頭上的孝帶也隨著寒風不斷的起伏,他站在台上,遙望東昌,只喊了一聲:「世美,魂兮……歸來……」便泣不成聲了。

    朱棣是真的傷心了,張玉在他還是一方藩王的時候,就追隨著他塞外征戰,及至靖難起兵,張玉也是毫不猶豫,忠心耿耿,這一次更是為了救他,才冒險陷陣,力竭而死,朱棣怎能不為之傷心?

    朱棣流著淚道:「勝負乃兵家常事,不足為慮。然艱難之際,失去世美如此良輔,可悲、可恨!這都是孤王之過呀!」

    「殿下,節哀!」

    一旁同樣為陣亡將士披麻戴孝的朱能連忙扶住他,朱棣以三杯水酒祭奠了陣亡將士,又一回身,已因追隨他一路征戰屢立功勞而被他賜名鄭和的



第371章 喜化軍心悲作士氣  
相關:  逍遙遊  夜天子  青萍  臨安不夜侯  醉枕江山  逍遙遊-月關  南宋異聞錄    寒門崛起  逆天邪神  網遊之劍刃舞者  儒道至聖  花豹突擊隊  
同類最熱
搜"錦衣夜行"
360搜"錦衣夜行"
語言選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