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彥站在望車上,運目眺望,敵騎在損失不到百人之後,終於進入了火統的射程!
世人常有疑問,為何掌握先進火器的明軍,打不過清軍的弓箭,其實早在多年前,戚繼光已經做了明,「鳥銃固優於矢,但銃精則勝於用矢。銃具不如式,習之不精,反不如矢,而讓敵以長技矣。」
也就是,鳥銃質量好,訓練足,那麼鳥銃就優於弓箭但如果鳥銃的質量差,訓練又不足,那麼就不如弓箭,會被弓箭所克。
從萬曆年間開始,明朝的朝政已經日益,貪官污吏橫行,士紳階層也特別愛財,不要質量要求很高的火器了,連盔甲、弓箭等等戰備物資無不缺斤少兩,質量極差。
王彥軍中的火器,在經歷多次戰爭之後,已經損毀大半,道是從葡萄牙人手中買來的佛朗機炮,沒有什麼報廢。
現在王彥軍中的鳥銃比例,已經只剩下三成,但淘汰掉劣質的鳥銃之後,剩下的都是精良。清軍善射,胡化的漢八旗,也擁有很強的騎射能力,不過弓箭的射程卻遜於明軍火器,雖鳥銃在遠距離上也沒有什麼殺傷力,但這第一波攻擊,清軍必須承受!「火」前軍的明軍將領,緊張的注視著奔馳的清兵,心裡末算著距離,突然重重地將手一揮,大聲吼道:「放」
將領手中領旗一動,剎那之間,明軍鳥銃手之間一陣火光閃現,片刻後,一片「砰砰」的銃聲響起,青煙瀰漫。
兩百餘步外,分左右兩路進攻的清軍騎兵,已經提起了全速,如風一般卷向明軍,他們聽見統聲,久驚戰陣的老騎兵,立馬將上身壓低,緊緊握著弓箭等待著反擊。
彈雨打來,數十匹戰馬被擊中,立馬向前載倒下去,往往連人帶馬砸在地上,翻滾不已!
一輪火槍的齊射,顯然絲毫不能阻止這些在馬背上打下偌大江山的清軍騎兵,他們不散,不亂,仍舊飛馬直奔兩翼!
在第一波彈與過後,清兵很快迎接到明軍第二排鳥統手的攻擊,與此同時,後排的步弓手也潑出一片箭雨,而奔馳中的清兵,也向明軍大陣射出了第一波弓箭。
騰空而起的箭林如同一塊黑幕,竟一時遮擋住了太陽的光輝,清軍終於結束了被動的局面,用騎射還擊起來。
箭矢衝擊的力量加上利箭穿透,明軍陣內,但凡中箭者,無不是透甲而過,直沒入體內而亡,而清軍騎兵也大批被射下戰馬。
清軍射完這一箭,距離明軍大陣便只有百步之距離,而就在這時左右兩路清兵,開始大動作地迂迴。
從直接衝擊,改成繞陣而走,所有的清兵身體一翻,便躲到馬的一面,明軍無論是鳥統,還是弓箭,大多都射不到隱蔽的清兵,而只能打中戰馬。
馬上不坐人,自然減少了被射中的可能性,而在明軍又一波箭雨之後,這些清兵又突然全部翻身上馬,早以拉好的弓箭立馬射出,騎術之精湛,弓馬之嫻熟,讓王彥都一陣目瞪口呆。
王彥原以為受地形的限制,清軍騎兵必然大受限制,但沒想到清軍拐那麼大一個彎,竟能如此靈活,前後相連沒有絲毫間斷!
就在鑲紅開始迂迴之時,清軍陣中又有四千鑲白殺出。
望樓上,王士琇看見清兵的動作,顯然是想用一波接一波的騎兵,以騎射襲擾,將明軍陣型打亂,於是急道:「國公,任由清兵這樣衝擊下去,他沖完之後,立馬換一支接著衝擊,其軍可以休息,而我軍久戰,時間一長,必然疲乏,大軍一疲,則陣必亂,只守不攻也不是辦法,不如讓末將帶五千督標殺出,以騎對騎!」
疊陣法是由南宋吳氏兄弟所創,此陣的優劣王彥心裡十分清楚,王士琇的對策,十分正確,此陣最穩妥的戰術,就是以輕騎對輕騎,然後靠強弓硬弩來押住騎兵衝鋒,如此一來,就會立於不敗之地。
只是現在王彥心裡始終有一個問題沒有解決,誠然王士琇的情況是實情,但清兵想要擾亂明陣也不是那麼容易,畢竟明軍是防守一方,又有火器和射程上的優勢,就好比剛才的衝擊,清軍大概損失了兩百騎,而
第372章 引蛇出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