狄仁傑並沒有採納賈思博的建議。
並非心善,不忍錯殺,而是不欲興兵戈。
將大食使節團滅掉,固然將危險掐滅在萌芽中,可如今是在千秋節,各國使節齊聚京師的敏感時刻,原本就有摩擦的兩國,勢必徹底掀起大規模的戰事。
這恰恰是很多人希望看到的。
朝中的局勢,除了高門士族和寒門子弟的對立外,還有主戰和休養兩派的紛爭。
大唐自立國以來,戰事不斷,太宗高宗兩朝單單是滅國的名單,都有大小一列,到了本朝也不遑多讓。
但這二十年來,確實經歷了一段相當可貴的總體和平時期,不是完全沒有戰事,只是沒了大規模的衝突。
畢竟周邊的隱患已經掃平,無論是朝鮮半島的新羅,準備死灰復燃的突厥,還是原本雄踞高原的吐蕃,都被覆滅,東方地域再無絲毫威脅。
但如此太平的背後,也代表著建功立業的途徑,少了太多太多。
唐時重臣多有出將入相,而且還不是後世那種腐儒典兵,是真正的文武通才,所以想要打仗的,可不止是武人將帥,眾多朝臣也希望在征服他國中獲得功勳,封妻蔭子。
好在東方無敵手了,往西邊去,還有大食。
賈思博顯然就是主戰派,他早年在內衛任職時,就開始布局大食,不斷將諜細滲透進去,構成龐大的情報網絡。
狄仁傑起初贊同,後來持反對態度。
贊同,是因為忘戰必危,大唐與大食接壤,又強勢發展,臥榻之側其容他人酣睡,雙方皆是如此,就算不準備滅了對方的國,也遲早有一戰。
反對,則是因為好戰必亡,時機並不合適。
安西之地的經營僅僅是有了起色,依舊地廣人稀,遠遜於中原,駐軍尚且不能自給自足,一旦開戰,單單是源源不斷的軍需輜重,就能讓二十年的積蓄如流水般花去。
關鍵是大食那樣一個宗教信仰,風土人情都與唐人大相徑庭的國度,哪怕正面戰場勝利了,又是否能獲得對方的土地,做出長久的統治?
答案顯然是否定的。
所以在大唐自身尚未做好準備的情況下,迫不及待與強國大食開戰,除了讓武功勳門歡欣鼓舞外,必然是途耗國力,有百害而無一利。
宰相的職責,就是要將帝國這架巨型馬車牢牢把持住,不使之信馬由韁地飛馳,不被好戰之輩裹挾,營造出箭在弦上不得不發的趨勢。
賈思博則是另一種想法。
在他看來,倘若因為這些緣故瞻前顧後,壓制底層將士的為國報效之心,士卒待遇逐年下降,戰力勢必荒廢,待得人心思定,再無鬥志,等到朝中以為時機成熟,真正開戰,恐怕已經打不過常年用兵的大食了……
正要在大唐最為強盛之際,一舉重創那西邊的強國,便是一時半會無法滅國,也不可生出怯戰之心!
不過他的威望目前遠不如狄仁傑,滅使節團的建言未被採納,也不失望,心平氣和地處理了公務後,離開了政事堂。
「爭端開始了!」
狄仁傑撫須,心頭暗暗一嘆。
大食使節團的威脅,直指聖人!
事有輕重緩急,相比起化解背後的陰謀,不使之成為兩大強國開戰的導火索,聖人的安危無疑最加重要。
以大唐如今的國力,外敵已經不可能動搖國本,唯有內亂才是真正的威脅,所以如果真到了危急關頭,兩害相權取其輕,肯定是優先穩定國內局勢。
所以賈思博不急。
這是陽謀。
在千秋節之前弄不清使節團的始末,就必須快刀斬亂麻!
「此事的背後,不知有多少官員參與啊……」
狄仁傑處理了文書,輕輕按了按眉心,腦海中開始思索可用之人。
第一位,是欲征大食,卻能忍耐克制,安撫軍心的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