滎陽一戰,周軍損失慘重,二十萬大軍只回來七萬人,還有數萬民夫,也被趙銘俘虜。
這使得周國吞併河洛,所增長的兵力,又全部喪失。
除此之外,數月的征戰,也耗空了周國的國庫。
吳三桂和周國眾臣都意識到,滎陽一戰後,周國與明朝的差距,已經徹底拉開了。
雖說,趙雜毛自虎牢關外撤軍,但是吳三桂依舊感受到巨大的壓力。
在外,有明軍強大的軍事壓力,在內,滎陽大敗,使得吳三桂的威望大損,周國境內的軍閥和權臣,便開始侵蝕吳三桂的權利。
此時外有強敵,吳三桂也不敢對姜襄、孫可望採取什麼手段。
畢竟姜襄占有河東,手握十萬雄兵,孫可望作為左相,身後也有西軍系的支持。
因此吳三桂並不能像趙銘一樣,在國內削藩,剷除敵對勢力,只能尋找一個新的平衡點,讓軍閥、王權、權臣從新達成一個平衡,共同將周國這艘大船開下去。
洛陽,周王臨時行宮內,周國文武齊聚。
吳三桂坐在王位上,看了兩側的臣子一眼,沉聲說道:「滎陽一敗,我大周元氣大傷,今雜毛雖退,然用不了多久,雜毛必定盡起大軍犯我疆界。今日寡人召集眾卿,便是商議此事,諸卿可暢所欲言。」
「兵來將擋水來土掩,雜毛來犯,臣等拼死而戰,定能擊退雜毛。」大將張國柱站起身來,豪邁表態,語畢還抱拳向在坐眾人一拱手,似乎覺得自己說的很精彩。
「你給寡人坐下!」吳三桂慍聲低喝,恨不得下殿飽以老拳。
張國柱本以為會得到周王的讚許,沒到卻惹怒了周王,忙坐下不做聲了。
大殿一時安靜,武將們見張國柱挨批,都不敢發表意見。
畢竟他們的意見,與張國柱差不多,就是表表忠心,同趙雜毛拼了。
吳三桂見沒人說話,臉頰鼓動,看向孫可望和洪承疇,開口問道:「兩位國相有什麼看法?」
洪承疇見孫可望坐著不語,便站起身來,行禮道:「君上,那老臣就說一說。」
吳三桂忙道:「右相請說。」
洪承疇沉吟道:「君上,在滎陽大戰之前,我大周所求乃是劃江而治,南北對立,甚至打過長江,一統天下。在滎陽大戰之後,臣以為我大周的目標該調整了。」
吳三桂點了點頭,「右相言之有理。如今一統天下已成奢望,劃江而治也難以實現。」
洪承疇道:「臣以為眼下我大周所求,應是割據西北。形成宋與西夏一般的格局,不過當年西夏能與宋抗禮,主要是有遼牽制北宋。而如今,滿清已滅,蒙古一盤散沙,我大周想要割據西北,卻只能獨自與明相抗。這無疑要比夏國艱難數倍。」
吳三桂點了點頭,也覺得自己太難了,眾臣則交頭接耳,議論紛紛。
「那國相以為我大周如何才能保持割據。」吳三桂沉聲說道。
「既然明確了所求,那如何才能做到,也就能想明白了。」洪承疇頓了頓,沉聲道:「臣以為要保持割據,就得讓明朝知道,他們無法攻滅我大周,或者是攻滅大周將付出趙雜毛不能承受的代價。如此才能讓明朝,接受我大周占據西北的事實。而要達到這個目標,臣以為無非三點,兵、錢和糧食。這其中又以錢最為關鍵,有了銀錢,就可以收購糧食、牛羊,招募士卒,打造兵器,而沒有銀錢,則寸步難行。」
吳三桂皺起眉頭,這個道理很簡單,他也知道,打仗肯定是需要錢糧,可問題是大周的國庫,現在沒有多少錢糧。
洪承疇說了一大堆,其實等於沒說。
吳三桂不禁沉聲道:「那怎麼弄到錢糧呢?」
洪策疇不禁有些尷尬,「這點臣暫時還沒想到。不過君上與諸位同僚不用太過擔心,明朝雖沒有一個遼國牽制,但我大周坐擁關隴、河套、河東、巴蜀之地,疆域人口遠勝於西夏,
第949章調整國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