加爾各答南郊,海得拉巴汗巴赫什,率領的十萬先鋒,首先兵臨城下。
巴赫什是莫臥兒老汗的第三子,不到四十歲,身材健碩,絡腮鬍子,長著一張突厥化的蒙古人臉龐。
在奧朗則布囚禁老汗,奪取莫臥兒帝國的皇位時,巴赫什正在南方鎮壓海得拉巴邦的叛亂,他得知奧朗則布稱帝,立刻就與印度南部的土邦達成妥協。
六年多以前,奧朗則布被高歡擊敗後,高歡拉著各國簽訂了一份條約,維持了莫臥兒帝國的和平。
這六年來,巴赫什開始一定程度上的軍事西化,海得拉巴邦在他的治理下,逐漸強大起來,有二十萬軍隊,成為印度南部最強大的勢力。
這次巴赫什加入協約國,主要是因為孟西聯軍攻擊奧朗則布,想要奪取莫臥兒帝國的皇位,他受到法國人的鼓動,皇位沙赫舒賈能奪,他又豈能落於人後?
因此巴赫什加入協約國,與法軍組成南線集團,進攻孟西聯軍的側翼,意圖逐鹿中原。
雖然起初他在南線,遭受慘敗,一仗就被孟西聯軍打掉五六萬人,但是孟西聯軍以少抵多,最終還是抵抗不住,協約國的群毆。
巴赫什在奧里薩邦,經過艱苦的奮戰,擊潰孟西聯軍的防線後,立刻就按著協約國司令部的計劃,向加爾各答撲來。
此時,協約國南線集團,十萬前鋒兵臨城下。
巴赫什用望遠鏡,觀察著乾軍的防線。
加爾各答位於恆河衝擊平原上,地處恆河支流胡格利河的東岸,沒有城牆,進攻唯一的障礙,就是必須跨過胡格利河。
這時在巴赫什身後,跟著他的兒子拔都赫赫,這是他培養的繼承人,只有十七歲,莫臥兒帝國馬上取天下,他無論到哪裡都帶著兒子。
在他身邊,還有法國和英國的軍事顧問,以及一大批南部土邦的王公貴族們,
這時巴赫什注視加爾各答城片刻後,放下望遠鏡,不由得冷哼一聲,「加爾各答地處平原之上,沒有城池,無險可守,我們只要渡過胡格利河,乾人也敢擋我莫臥兒鐵器。正好,本汗屠了此城立威,讓乾朝不敢再踏進莫臥兒一步。」
加爾各答原來只是個小村鎮,乾軍租借這裡後,只用了六年多的時間,就把這裡發展成為一個人口近十萬的城市。
不過,因為城市發展太快,每年都在向外擴張,所以加爾各答並沒有城牆。
這時,巴赫什扭頭問英法顧問道:「聯合艦隊能否衝進胡格利河內?」
英法兩國顧問同時搖頭,「河口被乾軍的炮台封鎖,艦隊無法闖進海港內,才讓尊貴的可汗,率領陸軍進攻加爾各答。」
巴赫什微微皺起眉頭,「加爾各答港不是被你們偷襲,乾軍損失慘重嗎?怎麼現在連港口都沖不進去。」
英法兩國顧問並不清楚真實情況,協約國高層並沒有承認,他們偷襲的成果不佳,反而給了乾朝直接參戰的藉口。
為了不打擊協約國集團的士氣,英法在印度的高層,都一直決定,誇大偷襲取得的成果。
這變相幫了高歡一個大忙,否則乾朝這邊,還真不好對藩屬解釋。
軍情司印度處,在探知了英法的宣傳後,連夜將加爾各答港內三艘戰艦改了船號。
在多年以後這次偷襲,到底給乾朝帶來多大損失,一直是件歷史懸案,有研究戰史的專家認為協約國偷襲,乾朝損失三艘主力戰艦,皇帝陛下憤怒宣戰。
也有一些專家,認為乾朝根本沒有損失,他們從浩瀚資料中,尋找到一絲蛛絲馬跡。
在這部分人中,有一名學者研究的最為深入,甚至找到了五十年前的造船資料,發現了重要證據,不過就當他想要召開記者會,宣布他發現加爾各答事件是個陰謀時,隔天卻溺死在了浴缸里。
「可汗,我們也不清楚。」英國顧問道:「如果需要海軍幫助,那麼就需要可汗,至少攻下胡格利河口西岸的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