由於大旱連連,一些遠離水源的土地,因為無法灌溉,種了糧食,忙活半年,也可能顆粒無收,所以逐漸被百姓,拋慌放棄了。
現在高歡手中,有一批番薯和玉米的種子,那些旱地就可以重新利用起來。
民國時期,河南號稱三千萬人,雖可能有誇張的成分,但敢這麼號稱,也說明有不少人了。
當時農業生產,與現在其實沒多大變化,普通百姓家裡,也不可能用化肥、農藥,還是傳統的耕作方式。
高歡相信如果能將旱地開發,四個縣消化這三十萬饑民,壓力並不大。
不過,眼下軍政府,確實需要開源來增加收入,光靠種地,是負擔不起,一支足以爭霸的軍隊滴。
高歡像李岩解釋,番薯、玉米之事,李岩將信將疑,「若真有此作物,那督軍真乃活民無數啊!」
高歡微笑接受奉承,然後道:「李先生所提開礦,還有恢復鈞窯之事,俺以為可以推行。」
李岩道:「屬下查閱四縣縣誌,登封境內有石炭可以開採,正好可供鈞窯之用。不過,四縣之內,並未發現方便開採的鐵礦。登封之北偃師,洛陽附近新安到有鐵礦,不過此二地,卻都在闖軍之手。」
鐵對於一個勢力來說,極為重要,農具生產關係田畝產量,兵器和盔甲製造關係決定軍隊的戰力。
現在軍政府所需要的生鐵,大部分都是走私進來,也是一筆巨額花費。
不過,此時高歡也沒辦法,畢竟李百萬聚眾百萬,高歡也沒能力,把李自成趕離洛陽,只能等他把洛陽吃空,去別處就食,他才有機會。
當下這事高歡先不提,又問起人才招募的情況,「李先生,這次招募多少讀書人和匠人啊!」
李岩道:「讀書人還是比較少,有功名在身的,只有一個滎陽的生員,不過能識字的到是招了四十多個。另外,木匠招了二百,鐵匠招了一百零三人,泥瓦匠三百四十人,郎中二十一人!」
高歡微微頷首,這些人對他來說,都是不可多得的人才,於是道:「李先生,俺想辦一個培訓匠人的學堂,你以為如何?」
「培養匠人的學堂?」李岩皺眉道:「恕屬下直言,督軍現在本就招攬不到讀書人,若是再辦這麼個學堂,恐怕會更加被視為異類啊!」
高歡見李岩都接受不了,遂即道:「那就辦個技校吧!李先生從匠人中,找些老師傅,然後從饑民中,找些十四五歲的少年,跟著師傅學習,每培養一個合格的匠人,技校給老師傅一定獎賞!」
李岩也知道到匠人的重要性,沉吟片刻,不禁稱讚道:「技校,督軍真是奇思妙想!」
高歡在新鄭饑民營巡視一遍,與李岩進行交談後,隨即動手,前往禹州的另一座難民營。
高歡剛動身,天空便下起了大雪,等人到禹州,整個原野和城池,都被白雪覆蓋,變成了白雪皚皚的世界,大地銀裝素裹,份外妖嬈。
這讓高歡詩興大發,不過看見身邊,跟著齊大柱等幾個目不識丁的漢子,便覺得無趣了。
吟詩還是需要,有人欣賞,有人附和才行,尬吟的事情,高歡做不成來。
當下一行人,向禹州奔馳,高歡沒有入城,而是繞著城池,準備直接前往,南城外的饑民營地。
這時,高歡奔馳到東門,忽然見穎水河上,一陣喧譁,河中停著數百副大雪橇,一群人圍著,不知道爭論些什麼。
高歡老遠看見,湯師爺也在其中,不禁微微皺眉,奔馳過去。
最近這些年來,氣候反常,熱時十分熱,冷時十分冷,從十一月開始,穎水河就完全冰凍。
河床上,停著百副雪橇,上面都是糧食,湯師爺正與運糧來的商人爭執。
「當初說好了,以市價兩倍,購買糧食。如今許州糧價不到三兩,你們月初要七兩,沒幾日又要八兩,現在又要十兩,太不講信譽了。」湯師爺慍聲道。
第132章又漲價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