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賓起身兩人重新入座,談論起史嵩之求和之事。
「大王!此事眼下應該是史嵩之私下為之,不過臣估計他肯定已經上報臨安,而且皇帝多半會准許他議和。若是宋廷與蒙古議和,臨安必對大王出手。因此臣以為大王必須阻止議和!」王賓沉聲道:「戰事不結束,臨安暫時就不敢對大王出手。」
趙泰頷首,「軍師之言有理。然後議和之事,並非孤主導,假使臨安執意求和呢?」
現在趙泰只是宋朝一個宗王,一個地方軍閥,南宋中央要與蒙古和談,趙泰是說不上話的。
按著王賓的分析,臨安怕趙泰做大,不想讓趙泰繼續打蒙古。
蒙古方面,窩闊台與忽必烈不對付,可不能不管三萬蒙軍,所以窩闊台肯定也願意議和。
趙泰一想,這兩方是情投意合,他一個地方軍頭,多半是無法阻止蒙宋議和。
眼下還不是翻臉的時候,就算趙泰直接反對,南宋也不會採納。
王賓道:「臨安同意議和,大王確實說不上話,不過鄭相、趙樞密可以發聲。只是大宋皇帝要議和,兩位相公發生,也不過是拖延時間罷!」
趙泰沉聲道:「如此說來,議和其實無法阻止!」
王賓搖了搖扇子,笑道:「大王不必苦惱!若是臨安向蒙古退讓,執意求和,那大王只要做了三件事情,便可無憂!」
趙泰身子前傾,似乎是為了拉近距離,聽得更加清楚,「哪三件事?」
王賓道:「大王所據之地,位於蒙宋之間。若二者議和,大王處境將十分危險。因此大王要做的第一件事,便是儘量拖延在蒙宋議和的時間,並在他們議和之前,殲滅忽必烈和橫澗山的三萬蒙軍。蒙古受此重創,數年之內,將不敢觸大王兵鋒。如此一來,若大王與臨安發生衝突,短時間內不會陷入被蒙宋夾擊的境地。」
趙泰點點頭,「不錯,若是放走忽必烈,蒙古便會一直威脅山東。」
王賓繼續道:「第二件事,大王當在議和之前,繼續擴大實力。這次除州之戰,我們繳獲頗為豐厚,且俘虜數萬蒙軍。臣建議大王將這些兵馬收編。屆時即便蒙宋議和,只要大王不去臨安,不離封地,臨安畏據大王實力,也不敢貿然對大王動手。」
現在武仙押著俘虜和繳獲還沒趕過來,不過趙泰估計,就如王賓之言,若是招撫被俘虜漢軍,他的實力必會進一步提升。
屆時就算南宋挑釁,趙泰也不懼。
趙泰頻頻點頭,「軍師繼續說。」
王賓沉聲道:「大王做好這兩件事,便可以割據山東。不過臣以為大王之志,必不止於此!」
趙泰笑道:「第三件事為何?」
王賓不再賣關子,「第三件事,便是一旦蒙宋議和,南宋就從法理上放棄了北方各路,將徹底失去北方人心,也會令南宋的有志之士,對臨安感到失望。這時大王要做便是,豎起收復漢地的大旗,並抨擊臨安,賣國事虜,偏安一隅,不思恢復,愧對祖宗。如此大王將占據道義,獲得人心,天下豪傑必然爭先歸附。屆時,大王潛心經營,一手道義,一手金銀,滲透江淮之軍。若是臨安對大王發難,大王便可豎起清君側的大旗,迅速南下,一舉奪取臨安!」
趙泰捋了捋鬍鬚,看向王賓,「看來軍師是有備而來,心中早有方略啊!」
王賓笑道:「臣這也是剛剛想到而已。」
趙泰站起身,向王賓作揖,「聽軍師之言,孤豁然開朗。它日若成大事,定有公侯之賞!」
王賓起身還禮,「此臣分內之事。臣之所願,便是輔左大王成就大業,一掃我漢家三百年之傾頹,復漢唐豪邁,使我漢兒傲然挺立,君不為胡虜之臣,百姓不為胡虜欺凌!」
趙泰拉住王賓的手,使勁握住,目光似火,動情道:「先生之願,亦孤之願也!」
自安史之亂始,中原王朝就開始走下坡路。
幾百
第469章豁然開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