草原和中原一樣,由一個部落進行統一後,草原上少了紛爭沒有戰爭,那麼就會形成一個強大的草原帝國,人口就會快速增長。
如果這個遊牧帝國還能從外部掠奪物資,來滋養草原的話,那麼人口增長的速度只會更快。
這些年蒙古草原太平,又有中原物資供應,人口已經接近草原承受的極限。
蒙古西征,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,就是蒙古草原被老一輩宗王瓜分,蒙古人需要更大的生存空間。
那些年輕一輩的宗王,就連拔都和旭烈兀都需要離開蒙古草原,向西奪取土地,才能有自己的汗國和封地。
以前有中原供養,草原上物資充沛,危機並不明顯。
這兩年蒙古丟掉了漢地,無法從中原獲得了糧食和物資,草原上的蒙古部落,很快就陷入了危機。
若是尋常年景還好,各部落還可以通過放牧,來維持人口,部落還可以生存。
若是遇見天災,沒有從中原掠奪的糧食過冬,那麼便會凍死、餓死人。
河套地區,可以說是蒙古最為肥美的牧場,本來可以自給自足,不過拔都的到來,卻打破了這裡的供需平衡。
面對突然到來的三萬多蒙軍,十多萬匹戰馬,河套的蒙古部落根本供養不起。
這樣一來,雙方便要爭奪河套的生存資源,拔都與當地的部落,不可避免的爆發了矛盾。
這些部落的糧食自己都不太夠吃,不願意給拔都提供軍糧,而拔都自然不會讓自己的兵馬餓死。
因此河套地區的蒙古人,為了爭奪生存資源,為了爭奪牧場和牛羊,首先爆發了激烈的衝突。
這種為爭奪資源的戰鬥,可以極為殘酷,失敗的部落被奪走牧場和牛羊,幾乎是死路一條。
雖說貴由得到消息後,立刻派人進行調停,但這場混亂還是持續了三個月。
三個月之後,河套地區的蒙古人銳減近四萬人,動亂才逐漸平息。
趙泰考察洛陽後,決定採納王賓的建議,定洛陽為王京,並調來官員著手規劃,營造洛陽宮殿的事宜。
當然,眼下齊國剛統一北方,需要一段時間的消化,還有休養生息。
短時間內,趙泰並不打算徵調民夫,修建宮殿,不過整頓道路,疏通運河,這些有利民生,又利於今後建造宮殿的事情,卻可以在農閒時先幹起來。
畢竟到時候運輸木材、石料,這些都能用到。
在洛陽待了一段時間後,趙泰率領大軍返回鄴城就食,以緩解後勤壓力。
七月底,河套蒙古人內亂的平息,不過這件事卻給趙泰提了個醒。
鄴城,王宮內。
趙泰召集諸多文武,商議著齊國今後的國策。
這時,趙泰讓王賓介紹了一下,河套之地蒙古人的情況後,沉聲對諸人說道:「此前蒙古人有中原供給糧食,他們不愁吃喝,人口迅速增長。如今,蒙古被我們打回草原,他們無法從中原獲得糧食,孤以為蒙古人為了生存,必會採取行動。」
大殿上眾人聽了他的話後,不禁議論紛紛。
王文統道:「大王,這次河套蒙古內亂,便說明蒙古的資源已經相當緊張。臣擔心他們入秋後,會南下劫掠大齊。」
趙泰頷首:「眼下蒙古各部資源貴乏,而草原上歷來弱肉強食。此前他們能夠從外部獲得錢糧,各部相安無事。現在他們沒有外部輸血,各部便會相互爭奪牛羊、牧場這些生存資源。當然,他們也有可能向王學士所言,再次集合,靠劫掠大齊來獲得錢糧。孤的意思是,今歲秋冬,必須增加兵力防守北境,讓蒙古人難以從我大齊獲得物資。」
王賓道:「大王英明!如此一來,蒙古諸部必然內亂,而一旦他們相互攻伐,我大齊滅宋的時機便會到來!」
現在齊國地理上被蒙宋夾擊,趙泰要統一天下,必須牽制蒙古,讓蒙古無暇南顧,才能放